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

五十年後再見菅芒草上的蟲包

2008年7月5日,蘆荻社大木工班師生一行人到南庄小木屋度假。第二天清晨,大夥兒到山中散步,一面欣賞風光,一面認識植物。

山區長滿了俗稱「白雞油」的光臘樹,它是獨角仙及鍬形蟲最愛棲息的樹木。光臘樹的質地堅硬,是做家具及雕刻的上等材料;學長用光臘樹的樹幹做床腳、用樹枝做衣帽架,甚至做了按摩棒,聽說在工具還未齊全之前,他常用菜刀劈砍木料,我們因而稱他是「菜刀流」木匠。

白雞油樹枝做的衣帽架

白雞油樹枝做的按摩棒

山上還長了許多野芭蕉、筆筒樹、桂竹、野百合、姑婆芋、野茼蒿,以及很多不知名的植物,看起來滿山翠綠,充滿著朝氣蓬勃的生命力。

木屋旁的芭蕉樹

野牡丹

紫色牽牛花

像日式庭園的涔涔流水

突然眼睛一亮,路旁的草叢裡長著的是啥東西啊?!那不是失蹤五十多年的蟲包嗎?Oh!My God,終於現身了,我夢寐以求的童年記憶又回來了!
人人都見過菅芒草,它的學名為「五節芒」,多數長在山坡、溪流邊或荒野,能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;秋冬之際開白色小花,花穗在風中搖曳,非常美麗。

菅芒的生命力超強,不管天候多惡劣,不管生長在哪裡,除非將它連根拔起,否則無論如何摧殘,它依然會持續生長,不斷茁壯,因此常被借用來形容旺盛的生命力。「菅芒花的春天」一書描寫藝人白冰冰的前半生,自認台灣的女兒,好像土生土長、堅忍不拔的「菅芒花」,以堅忍不拔的生命奮戰不懈。

「菅芒花」無香無味,佇立在風寒的秋冬之際,透露著淒涼的景緻,隨風搖曳的姿態稍引人注意外,通常不會受人重視與欣賞。前輩音樂家鄧雨賢作曲、許丙丁作曲的「菅芒花」一曲,就是描寫這樣的心境,歌詞如下:

(1)菅芒花,白無香,冷風來搖動,無虛華,無美夢,啥人相疼痛,世間人錦上添花,無人來探望,只有月娘清白光明,照阮的美夢。
(2)菅芒花,白無味,生來不著時,無玉葉,無金枝,啥人會佮意,世間事鏡花水影,花紅有了時,只有風姨溫柔搖擺,顧阮的腰枝。
(3)菅芒花,白文文,出世在寒門,無美貌,無青春,啥人來溫存,世間情一場幻夢,船過水無痕,多情金姑來來去去,伴阮過黃昏。

我在童年時期經常要到田間放牛,不管是將牛隻野放或拴緊,牧童們多會到處嬉戲玩耍,包括偷挖地瓜、爌窯、偷採芭樂、掏鳥窩、蜂窩、捉迷藏、戲水等。這應該是四、五十年代鄉下小孩的共同記憶。

偶爾也會不經意地發現菅芒草株間長著蟲包,牧童們都會將它摘下,當作零嘴一般吃到肚子裡。

某種昆蟲會在菅芒草的嫩芽心產卵,隨著時間,菅芒草會長成包覆性的組織,將蟲卵包覆在內,等到幼蟲孵化後,就會穿出蟲包自立更生了。

當年的農村小孩多數營養不良,蟲包不諦是天上掉下的禮物。發現蟲包瞬間的喜悅無法用筆墨形容,我們會立刻將它塞入嘴中,享受那天然美味。通常一隻蟲包長約10來公分,寬1~ 2公分,淺綠色,呈飽滿狀,密密麻麻,像小一號的米粒般,肥嘟嘟、細細小小的幼蟲不停地蠕動。綠色幼嫩的蟲包外殼,像極了剝皮後的茭白筍。放進口中嚼咬的感覺真像現代人用生菜包裹肥嫩多汁的○○○(接下來不會形容了);這道美味應可補足貧窮牧童的蛋白質。

年紀稍大後,就再也沒放牛了;到了初中、高中及大學階段,我偶爾會想起這段童年往事,並且期望有一天能再找到菅芒叢中的蟲包,即便只有一個也好。

等到結婚後,好幾次跟內人提到菅芒草中的蟲包,任我怎麼形容,她都無法理解、體會,更不敢相信有誰會將蠕動的小蟲吃到肚子裡去。

今天,它終於再度呈現在我的眼前,內人也終於相信我以前講的故事是真的。木工班的同學們對於蟲包的外貌好奇不已,也對早年鄉下孩子有那樣的童年趣事露出羨慕的眼神。

後記:菅芒草的蟲包到底怎麼形成,是哪一種昆蟲(或者是另類的小動物)造成的,吃了這樣的東西對身體是好是壞,是不是其他鄉下孩子都有同樣的經驗,這些都是我很好奇,到現在都很想知道的問題。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許大哥

我是威楨
您太認真的 佩服佩服

附上我在網路上找到的F夾
有需要去看看吧
http://tw.f3.page.bid.yahoo.com/tw/auction/c37055553

匿名 提到...

http://www.dreamvillage.com.tw/build/index.php

這個是蔡大哥跟我分享的網站 我想你應該也會喜歡 進去看看吧 假如又沒辦法進去 就是搜尋 築夢山村 威楨

匿名 提到...

1xbet korean - Legalbet
1xbet korean sportsbook | All 1xbet partenaires games available with a minimum deposit of US$. 18+ | For free, players with registration must opt-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