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接觸「荷蘭鍋」是在約二年前,從網路上知道有一群人在玩這種東西,黝黑粗曠的身形一下子就吸引我的注意力,覺得早晚有一天,我總會擁有一個荷蘭鍋。
機緣終於成熟,2008年6月10日,經過最後比較、評估後,我毅然地決定買SP(Snow Peak)的28公分鍋。心想,不買就算了,要嘛,就買最好的。
對荷蘭鍋來講,開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步驟;所謂開鍋,指的是新買的鐵鍋在正式煮食之前,所必須進行去除化學塗裝、塗抹油脂等手續。基本上,SP對開鍋的官方規範並不複雜,店家也吩咐只要照規範去做就可以了,但是網路上仍有許多玩家提供他們的經驗談,相互參考的結果,大家都把開鍋儀式搞得轟轟烈烈。
6月12日,星期四,本來請好假,竹本園的花崗石地舖要開始施工了。一早,東方天際的太陽時而露臉,時而隱晦,由南往北快速移動的鋒面雲層,讓人心中忐忑不安,雨啊!雨啊,今年已經下得過多了,留一些到乾旱的時候再下吧!
師傅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,將沙土都舖陳好了,就在中午時分,隆隆的雷聲越來越近,顆粒大的豪雨終究還是下下來了。
當師傅們都離去後,滂沱大雨中的我思考著,這種天氣,我能做什麼呢?
啊!就是開鍋的好天氣啦!這時不開,尚待何時呢?
聽說將內鍋當鍋蓋,容下一隻全雞,還可以塞下好幾個馬鈴薯。
正式開鍋了,將鍋身放在瓦斯爐上乾燒,會冒出縷縷白煙,味道不好聞,據說是出廠時塗裝的保護材料。乾燒後,鍋身逐漸轉呈灰色。內鍋與鍋蓋同樣要經過這道手續。
這是內鍋與鍋蓋在爐上乾燒的情形。
等鍋體降溫後,用中性洗潔精洗淨,因為荷蘭鍋的鍋身是高級鑄鐵,整個清潔過程可以用鋼刷或菜瓜布用力刷抹。
將洗淨後的荷蘭鍋放到爐上烤乾,烤乾後的鍋身會出現鐵銹般的樣貌,這是正常現象。
等烤乾後的荷蘭鍋稍微冷卻後,用一塊乾淨的棉布沾適量食用油,將鍋身通體塗抹均勻,以普遍塗抹但不濕潤為原則。
將上過油的荷蘭鍋放回瓦斯爐上二度乾燒,一直燒到不冒白煙為止。
等到冷卻後,用清水將鍋身、鍋蓋等清洗乾淨,此時,荷蘭鍋已經有黑亮油膩的感覺了。
再度將洗淨的荷蘭鍋放到爐上乾燒,將水份烤乾。
等烤乾後的荷蘭鍋稍微冷卻後,第二度上油;事涉荷蘭鍋以後的品質,所以一定要用心將鍋身通體塗抹,巨細靡遺。致於要使用植物油或動物油,根據店家與網路上所提供的情報,答案是悉聽尊便。
按照SP的官方規範,我的開鍋儀式到此算是大功告成。估計時間,前後共約100分鐘。
外面還是下著傾盆大雨,難道我的開鍋儀式不夠完整嗎?
好吧!一不做,二不休,反正有的是時間,網友的寶貴經驗多少還是要參考參考。我當即決定進入所謂的「馴鍋」階段。
首先,到超商買了一塊老姜、一顆洋蔥,以及一塊肥豬肉;接著到自家的蕃薯園拔了約七八根帶葉的蕃薯籐。
將老薑片與肥豬肉放入鍋中爆炒,逼出肥油。
聽說為了去除新鍋的鐵味,網友建議用辛辣的老姜、洋蔥等重口味的食材馴鍋,效果絕佳。
內外鍋的馴鍋方式完全一樣。
爆香後,將洋蔥切片放入鍋中熱炒。
蓋上鍋蓋後,頓時隔絕鍋中斯斯假響的聲音,可見鍋蓋與鍋身密合的程度。
觀察蒸氣噴出的方向,難怪網友會被荷蘭鍋的魅力所征服。
此時放入帶粗梗的蕃薯葉,與先前的食材一起熱炒。
為了讓整個鍋身都吃到油,我特地用鍋鏟仔細地將蕃薯葉來回刷抹鍋內各個角落。
如果這不是馴鍋的作用,任誰都會毫不猶疑地將我炒的地瓜葉炒洋蔥祭入五臟廟。
鍋蓋面積較小,我沒有複製熱炒蕃薯葉的流程,倒是將剩餘的肥豬肉在鍋蓋上下爆油,讓鍋蓋確確實實、徹徹底底吃到油。
完成開鍋、馴鍋後的SP 28荷蘭鍋,綻放出攸黑迷人的光芒。
3 則留言:
贊贊贊
我家良人也要來弄一個荷蘭鍋
這鍋是不是煮什麼都更好吃丫?
流口水了....
男人的鍋啦!很重吶,野炊的時候很好用,瓦斯爐上亦可,網上有很多資料。趕快買,金屬製品都帳價了。
看起來很棒的鍋子,也很想敗一個回家,只是真的很重嗎?那不是得好好鍊臂力了?
張貼留言